党建新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学院党建 > 党建新闻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第三党支部与国际商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联学活动

撰稿:admin   2024年12月02日   浏览 86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4年11月26日下午,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第三党支部与国际商学院教工党支部在我校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首先,教育部科研中心第三党支部的党员参观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全球传播实验室、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及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党员同志们在世界语言博物馆领略了北外80年办学历程和世界语言发展历程,深刻理解了语言能力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全球传播实验室,国际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牛华勇表示,该实验室建立的初衷是回应习总书记的关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全球传播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了“全球指数研究与全球知识图谱创新团队”取得的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主要包括全球指数网、北外自主构建的全球指数、全球指数研究课程建设以及基于指数的全球知识图谱。

随后,两个党支部的党员们在国际大厦多功能厅共同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活动由国际商学院党总支青年委员、工会主席崔校宁主持。活动伊始,教育部科研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刘红斌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再次坚定党员们内心的信仰与使命。牛华勇与教育部科研中心第三党支部书记、财务与资产处处长岳春娟分别向与会同志介绍了各自党支部的基本情况以及近期工作情况,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与认识。

接下来,双方党员代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展开了学习交流体会,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教育部科研中心第三党支部组宣委员、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处处长汪立峰在发言时表示,北外创新团队和知识图谱建设工作与党的创新理论建设存在诸多共通之处,我们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外老教授回信中提到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能力”,保持定力、增强能力、形成合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国际传播。科研中心支部纪检委员、社科处处长杨瑞结合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分享了社科处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她详细介绍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并强调了这些工作对于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意义。科研中心《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马江分享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体会。他认为,要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具备高度专业化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最后,科研中心财务与资产处李云碧分享了自己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心得体会。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阐述了如何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处理五对重大关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国际商学院党总支组织员王远谋和宣传委员詹惠蓉,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学院党总支的整体概况以及教工党支部的工作目标、进展情况。他们提到,支部将原著学习与实地研学相融合,以确保理论学习取得切实成效,包括组织党员前往红色基地参观学习,开设红色小课堂等,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增强党性修养和责任感。国际商学院党总支组织委员、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李一可,进一步介绍了国商在扶贫党建宣传方面的实践探索工作,展示了党支部在推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积极贡献。最后,国际商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范静,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体会,分享了国商在党建引领教学科研育人工作方面的经验。

最后,我校科研处处长张天伟与教育部科研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刘红斌对本次交流学习活动进行了总结。张天伟提到,北外将秉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效果和价值为衡量标准,注重价值引领,全力以赴推进北外的创新团队与文科实验室工程建设,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刘红斌对党员同志们关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学习体会进行了总结。他强调,我们要高度重视教育、科技创新与科研的一体化推进,将人才培养视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加大对数字化、智能化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力度,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本次联学活动不仅加深了两个党支部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更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和科研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