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新闻中心

我院举办第三届“语言、行为与管理”学术研讨会

撰稿:admin   2024年12月20日   浏览 187

2024年12月15日,第三届“语言、行为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致力于推动语言、行为与管理交叉学科的发展,为国内外学者提供学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会议开幕式由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倩主持,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为会议致辞。牛华勇回顾了我校举办的语言与经济、管理系列会议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影响管理实践的关键因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语言学与管理学的交叉研究将开启更为广阔的前景。

牛华勇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邢小强以“多抓鱼”案例深入探讨了商业模式组合和数字创业成长,重点关注数字技术催生的创业行为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综合需求端和资源端两个视角,他探究了如何通过激发需求方的协同效应和供应方的互补性来创造和获取价值,为缺乏资源的创业企业构建商业模式提供途径。迈阿密大学赫伯特商学院教授师伟基于语言数据,系统性地综述了语言数据在公司战略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他重点以公司电话会议数据为例,对公司战略研究做出了前景展望,并指出了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文斌立足人才特长,对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他用生动形象的现实例子,指出语言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指出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能力。

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邵明星主持了主旨演讲环节。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晨分析了人才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探讨了如何培养人才以支撑产业及创新融合发展的问题。他分享了工匠精神与大国工匠成长路径、企业科技领军人才的多重构型及成才路径以及卓越工程师的管理技能培养体系,提出了人才素养组合观。北方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罗文豪剖析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应如何基于现实,在兼顾理论与应用的同时做到问题驱动,为论文高质量发表提出建议。通过已发表文章的例子,他指出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既要把握前沿趋势,又要聚焦中国管理问题实践。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晨介绍了遗传经济学的定义和基因数据,举例说明如何将基因数据纳入经济学实证研究,并分享了遗传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文献进展与课题组内的相关研究。北外国际商学院教授李倩系统性地梳理了“管理+语言”相关研究,立足交叉学科“语言管理学”视角,介绍了其理论溯源、研究演进过程、在管理学各细分领域的具体研究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下午的会议分为3个分论坛进行。分论坛一由国际商学院教授王德宏主持,聚焦“语言对管理认知、行为决策等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蔡馨仪巧妙运用文本词频分析,揭示了政府数字化关注与企业创新能力的紧密纽带。中央财经大学李心武依托大语言模型,探索了创新粉饰与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微妙关联。北外韩佳慧介绍其在产学研合作行为方面的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存在行业同群效应。程琳借助证监会抽查的准自然实验,发现证监会随机抽查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完善公司治理两个渠道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北外谭小雯汇报了其在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北外戴程玲依据 ESG 新闻文本情绪数据,解读了政务服务一体化对企业 ESG 表现的作用机制。北外董静寒聚焦公共数据获取在贸易信贷获取中作用,发现公共数据获取可以改善企业贸易信贷获取。

北外国际商学院副教授朗艺主持了分论坛二。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邴涛构建了企业民族精神度量指标,并探讨了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调节因素,揭示了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熊怡颖聚焦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语言挑战,分析了跨文化管理面临的语言壁垒,提出了突破策略。北外梁爽发现临时团队成员间的语言风格匹配对团队绩效有正向影响,为团队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嘉炜分析了中欧班列对沿线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北外王福多探讨了多元文化经历对员工行为影响的研究,为管理实践如何促进员工积极行为和预防越轨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北外舒心重点分析了文本分析方法在数字化转型研究中的优势与应用。北外穆莞琴揭示了领导感激表达对员工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对领导者在实践中应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感激表达来提升组织效能和员工福祉提出建议。

分论坛三由北外国际商学院教师刘权宸主持。中信银行总行合规部蔡宁伟对百度、阿里、腾讯和京东二十余年的大事记进行编码,分析了四家公司中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在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黑龙江大学吕骞慧介绍了差分隐私、同态加密、数据匿名化与伪匿名化、联邦学习等隐私保护技术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并提出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的挑战与对策。黑龙江大学吴思杭研究了影响文科学生学习产出的因素,发现学习产出会受到新技术使用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北外陈蓉的研究基于供应链的关系研究了数字技术的应用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北外朱云琴基于真实和虚假饮食健康信息的数据集,构建了识别虚假健康信息的机器学习模型。北外郭竞阳利用知乎的数据,研究匿名化如何影响用户的知识贡献参与和努力程度,为平台匿名化设置提出了新的启示。北外梁宝琪选取了丁香园社区论坛为研究背景,基于信息反馈干预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探讨了早期回复特征对社交媒体帖子寿命的影响机制。

会议闭幕式环节由国际商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连增主持,牛华勇为优秀论文颁奖。连增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共筑语言与管理交叉研究学术交流平台,携手推动这一交叉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