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admin 2023年10月26日 浏览 186 次
2023年10月24日,由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和《经济学动态》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2023年)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在山东大学召开。论坛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语言经济论坛理事长、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黄少安教授主持。
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在论坛上就语言经济学研究问题方向的思考进行了主旨发言。他从新文科对与语言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建设的要求出发,就当前大语言模型广泛使用的现象,提出了语言经济学研究可能的三个方向,一是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情感交流与链接的纽带,这是机器无法替代、难以解读的,如何平衡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与语言学习的关系的问题值得关注;二是人文社科学科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应该是侧重在应用场景方面,而非大语言模型技术层面的突破,人文社科为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如何在人文社科学科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应用大语言模型的问题值得思考;三是大语言模型的兴起和广泛使用正在对产业组织产生着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及后果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过去几年,国际商学院在推动语言科学与全球商务交叉研究领域成果显著。本次论坛,我院三位博士研究生代表在论文发表环节,报告了三篇学术论文,包括尹靖惠的《首次公开募股制度与招股说明书话语策略》,张媛媛的《Future Time Reference and the Share of Equity Sought in Cross-border Acquisition》和窦一轩的《企业环境注意力会影响ESG表现吗?——来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证据》。此次论坛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经济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交流平台和思维碰撞的对话窗口,有助于促进国际商学院在交叉学科领域的持续研究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