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admin 2022年06月06日 浏览 2076 次
(2024年6月修订)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是我院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毕业前对学生运用已学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是衡量学院培养经济管理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各环节的管理、规范工作程序和考核标准,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2022年修订版)》的规定,结合我院专业特点,特制定本工作条例。
一、 组织管理
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采取教务处宏观指导,学院具体负责的机制,实行在主管教学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和各学院共同管理和组织实施的校、院二级管理。
1、教务处负责制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意见和学校的总体要求,结合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院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条例》,以及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
3、院学位委员会全面负责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院教学办承担论文的全部日常管理工作。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
1、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要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方向要与所学专业方向一致,培养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或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一般不得跨专业选题。
2、选题应以小型为主,切忌选择大而空的题目。论文选题要具有可行性,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符合本科生知识、能力和工作条件的实际,以按时完成论文的撰写。
3、论文的选题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办法。论文选题一经选定,一般不得随意更改。
4、毕业论文原则上一人一题。多人一题的,指导教师应给予明确的分工和侧重,并在论文中得到具体反映和体现。
三、论文工作时间安排
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到第八学期进行,时间不得少于12周。
1、准备阶段(第七学期第3-10周)
(1)本科教学办组织安排论文写作培训讲座,提醒学生要开始着手论文选题和导师选择工作;
(2)本科教学办下发具体论文工作文件(包括毕业论文工作流程的详细时间节点及撰写规范等);之后开始论文指导老师选择工作,论文导师由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及学院协调安排;
(3)学生按班级为单位向本科教学办上报论文选题;
(4)本科教学办公布论文指导老师名单。
2、论文写作阶段(第七学期-第八学期)
(1)第七学期第3-18周,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毕业论文选题领域进一步具体化,学生向指导教师提交具体的论文开题报告;
(2)第七学期第10-18周,开题答辩;
(3)第八学期第1-2周,学生提交论文初稿,原则上导师在两周内给出修改意见;
(4)第八学期第6-8周,学生提交论文终稿(具体提交时间以当年工作安排为准)。
3、论文审核与答辩阶段(第八学期)
(1)学生提交终稿后,教学办组织进行论文查重,论文查重不通过(查重率(<20%)的学生,须进一步修改论文,通过查重才能参加二次答辩;
(2)五月中上旬,教学办组织论文答辩;
(3)五月中下旬,教学办组织二次答辩。
每年本科生毕业论文各阶段的工作安排会根据毕业班实际情况稍作调整,具体参见当年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论文初稿和论文终稿等,一旦超过时间节点就不能再提交,并被认定为论文不合格。
4、论文成绩评定阶段
(1)答辩后,学生根据答辩小组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按格式要求将学士论文终稿(电子版)提交到论文系统;
(2)教学办综合论文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意见,进行论文的最终成绩评定,并提交院学位委员会审核。
四、论文具体要求
(一)基本要求
1、论文思想内容健康,政治观点正确。
2、毕业论文应该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正确、规范、流畅,切忌使用文学化的表达和纯主观无依据的论调。
3、毕业论文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二)学术规范
1、本科毕业论文应包含的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为例):
(1)目录:包括论文正文、参考文献及附录;
(2)论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各一份,包括3-5个关键词;
(3)论文正文:一般包括问题描述、文献综述、问题分析及解决、结论等(按阿拉伯数字编页码),章节之间需分页;
(4)参考文献:续正文编页码;
(5)附录:续参考文献编页码。
2、对参考文献的要求
(1)本科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之处必须标明,所引文献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2)参考文献应根据模版的格式来写。
(3)参考文献的篇数一般应在15篇以上,包括年份早一些的经典文献,也必须包括近三年的文献,中外文献必须都有,中文献排前面,英文文献排后面。
3、文献综述的内容与要求
文献综述是由学生通过系统地查阅、收集、整理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从而撰写的综合性叙述和评价的内容。在文献综述中要较全面地反映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最新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可以进一步阐明选题的意义,还可以为毕业论文组织材料、形成观点奠定基础。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需熟悉和掌握写作论文所必须的文献资料,完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应围绕学生论文的主要论点选择文献资料并加以评述,文献综述占论文正文比例不超过20%。
(1)文献综述的内容应包括:
a)围绕论文阅读的主要相关文献资料目录;
b)归纳、概括上述文献资料的主要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等;
c)对上述文献资料进行简要评述。
(2)文献综述的撰写要符合以下三个特征:
a)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一个时期内同一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述,对各派的观点要描述清楚;
b)描述性:在介绍各派观点时要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在归纳时要抓住重点,表述时简明扼要;
c)评价性:除进行描述外,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3)文献综述中引用文献资料的格式(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学士论文的要求一致。
(三)毕业论文的形式
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决定,自2018年起,毕业论文形式除学术型论文外,还包括应用型论文,包括:市场调研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咨询报告。学生可根据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选取其中任一形式。
(四)毕业论文的撰写语言
1、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论文用英文撰写,其他专业的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来撰写。
2、论文摘要须用中文、英文两种语言撰写。
(五)篇幅要求
1、论文摘要: 中文摘要要求在400-600汉字,英文摘要需要根据中文摘要进行准确翻译,要求在300-500单词。
2、论文:用中文撰写,字数为8000字以上;用外文撰写,字数为5000词以上。
(六)写作顺序(以论文形式为例)
1、中文封面(学校统一制作)
2、英文封面
3、致谢
4、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手册
5、目录
6、中文、英文论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7、正文
8、参考文献
9、附录
五、指导教师的条件和职责
1、指导教师的条件
(1)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是学院教师的基本职责,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指导毕业论文。
(2)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要具有相当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熟悉所指导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3)每位讲师至少指导两篇毕业论文,每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至少指导三篇毕业论文,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八名。
2、指导教师的职责
(1)指导教师应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给予全过程的指导,具体包括:拟定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文献;规划论文的时间安排;审定论文提纲和初稿,并提出修改方案;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撰写论文,直到定稿;指导学生准备答辩。
(2)应及时解决学生撰写论文种提出的问题。每位指导教师应为学生至少提供三次直接讨论论文的机会,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3)指导教师应适时了解学生撰写论文的进展情况,定期检查督促,防止放任自流。指导教师应及时记录每个被指导学生论文指导的具体内容,观察学生的态度。对不按要求来撰写,态度不好的学生,指导教师要及时向教学办汇报,由教学办向该学生发出警告。指导教师不能担任所指导学生论文答辩小组的成员,也不能参与和干扰答辩小组的评分表决。
(4)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核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准确、及时、客观地拟定评语,并将相关意见填写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的导师评语部分。
(5)指导教师认为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没有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可以拒绝通过论文终稿,该生直接参加二次答辩。指导教师应在学生提交论文终稿后,将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按要求及时提交到论文系统。
(6)指导教师应认真填写《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中对学生论文选题、论文初稿、终稿的意见,以及对论文终稿的成绩评定,内容应体现论文指导过程。
六、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1、按照学院规定,主动与论文指导教师联系,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选题、文献收集、初稿撰写、论文修改及终稿完成、参加论文答辩等各项工作。
2、必须按照学院规定的时间节点按时按要求提交各项论文材料,否则,影响最后的论文答辩资格或论文最终成绩,后果自负。
3、若学生积极联系指导教师,但一直无法得到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可以及时向教学办反映,由教学办协调联系指导教师。若确因指导教师原因无法进行指导的,教学办将另外安排教师指导。
七、毕业论文过程考核和答辩工作
为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保证论文质量,学院通过安排开题答辩、论文答辩和二次答辩等多个考核环节。
1、开题答辩:具备毕业论文撰写资格的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确定论文题目,并准备好论文开题报告,参加毕业论文开题答辩。
2、论文答辩
(1)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的职责
答辩小组的职责是认真审阅学生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合格的学生进行答辩,并提出综合成绩及评语。答辩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3人。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将论文评分表填写完整并交回至教学办。
(2)毕业论文答辩的步骤
学生介绍毕业论文内容。学生可采用中/英文答辩,需做PPT,内容包括:选题名称和研究的主要任务,采用的原始资料和参考文献,毕业论文的基本内容和本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成果与存在问题)等。学生的介绍应力求做到语言准确、简练,时长10分钟左右。
(3)答辩小组提问
提问的内容应是与论文选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方法及鉴别独立工作能力的各种问题,在数量上通常为2-5个,可采用集中回答或一问一答等方式。提问时间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
3、二次答辩
(1)未按时提交论文终稿的同学,须参加二次答辩。
(2)论文终稿导师审核不通过的同学,须参加二次答辩。
(3)论文终稿查重未通过的同学,在二次查重通过后,须参加二次答辩。
(4)一次答辩未通过的论文,在修改论文并经过指导老师确认后,须参加二次答辩。
(5)二次答辩的步骤与答辩的安排相同。
(6)应该参加二次答辩但未参加的学生等同于放弃论文写作,当年不能按时毕业。
八、成绩评定及标准
1、论文成绩
学生的最终论文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论文成绩=导师成绩(50%)+答辩小组成绩(50%)。
注:参加二次答辩的学生,论文最高成绩为60分。
全体学生的论文成绩将提交给院学位委员会讨论,并核准是否授予学位,以及是否需要继续修改论文。
2、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细则
指导教师对学生平时表现、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等进行综合评价,导师成绩占成绩总比的50%;
答辩小组对工作难度、创造性与新见解、阐述条理性、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答辩小组成绩占成绩总比的50%。毕业论文成绩具体构成见下表:
|
评价要素 |
评价细项 |
评分比例 |
|
指导教师 |
指导教师对论文/毕业设计质量、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等综合评价 |
平时的积极性 |
30% |
50% |
独立工作能力 |
30% |
|||
论文/毕业设计质量、创造性 |
40% |
|||
答辩小组 |
答辩小组对口头报告的内容、阐述条理、回答问题等综合评价 |
工作量及难度 |
20% |
50% |
论点正确、论证充分 |
25% |
|||
创造性、新见解 |
20% |
|||
表达清楚 |
15% |
|||
回答问题 |
20% |
3、毕业论文采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法:优秀100-90 分,良好89.9-80 分,及格79.9-60 分,不及格60分以下,原则上优秀比例控制在10%以内。凡工作态度差或未完成所规定任务的,应从严评分,不得降低标准和评分要求。
4、凡被最终评定为“优秀”或“不及格”和具有明显争议成绩的论文,由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复审和评议,并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最终成绩。
5、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的,符合结业条件的可先申请结业。结业后一年内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写毕业论文。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由院学位委员会负责解释。
国际商学院
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