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7-24
点击量:
招商银行总行小企业金融部产品经理 国际商学院2006级校友 史加源
尊敬的李书记、牛院长、各位北外国商的老师,亲爱的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2010届从国商信管9班毕业的史加源,目前在招商银行总行小企业金融部工作,很荣幸能够受邀作为校友代表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
时光荏苒,我已经从北外毕业达10年,走上工作岗位达7年,但还是可以很清晰地记起当初考上北外的兴奋,以及4年在国商和当年的同学们一起奋斗、学习、追逐梦想的日子。这4年里,国商双语授课、开放式小组作业等先进的教学和管理理念,以及对我们国际化视野的培养,老师们对我们品行品性的熏陶,对我后续在国外的研究生深造、以及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助益。很感激北外国商的四年里给我带来的知识、文化、习惯、为人处世等各方面的积淀。
作为一名职场混迹多年的“前浪”,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切身体会,希望能够一起共勉,说大概5点吧:
第一,培养自己的专业领域,在此基础上再努力“一专多能”。专业领域可以是某个具体的工作岗位,或者岗位当中某块细分领域的专攻,让自己成为“关键先生”。其实很多岗位的工作替代性比较大,足够专业并且最好足够多能,这样可能别人就没有办法轻易替代。
第二,开放、融合、协同。不管大家以后是继续深造、入职政府机构或者公司,或者是自己创业,希望都可以有一颗开放、融合、协同的心态去待人处事,差别就是可能作为受雇者或者作为创业者需要开放、融合、协同的对象、内涵会有不同。以入职公司为例吧,一个机构不管多大,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有竖井,而目前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很多大的项目、大的创新、单靠自己或者一个部门往往很难单打独斗,如果可以调动各方有利资源,大家目标一致,对于最终的成功就会比较有保障。
第三,多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以及体系化思维。良好的逻辑思维可以让我们快速清楚地去与人沟通交流,或者是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优秀的体系化思维习惯可以让我们拓宽思维领域,这样在工作中可以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自己的工作与团队或者是部门的工作、未来的发展定位能够更好融合,这样的工作也更容易产生价值。
第四,在团队中要有责任心、有担当。我们都会经历从团队新人到核心力量的过程,最开始可能对团队的贡献有限,但是可以尽量多为团队成员分担、多主动思考,一个人在工作当中如果只点到1做1,点到2做2,与一个点到1已经同时想好后面2-10可以怎么做的人,这两种不同的对待工作方式的态度最后对于团队的贡献肯定会差异很大,久而久之这两种人对于团队的作用也会相距甚远。
第五,多做难的事。这个“难”可以有很多种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第一点中的专,够专够精也是难的工作;也可以理解为多做有创造性、有价值的工作,未来应该很多简易工作、可以程序化控制的工作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不同技术去完成,希望我们可以成为赋予这些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程序规则的人,而不是做被他们取代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有挑战性、别人畏惧的工作,当然在挑战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成长、自己的锤炼以及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也是之前拒绝的人无法体会的。
因为时间关系,简单啰嗦这5点,希望自己对于这些小感触的分享在大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引起一丝共鸣。
所谓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最后祝愿各位学弟妹能永保初心,永怀赤诚,勇敢去追寻当下的梦想。奔涌吧,后浪!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