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6-03
点击量:
5月22日上午,国际商学院30名入党积极分子一同参观了鲁迅博物馆,感受鲁迅先生代表的五四精神的光辉。走进鲁迅博物馆,迎面便是鲁迅先生的石雕半身像和巨大的石刻书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镌刻于上。首先大家一同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陈列馆。展厅中央是几面造型美观的展墙,其上写着鲁迅在不同时期的见地。在一面墙上写着,“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读来令人失意,但随着我们走进展厅,走进鲁迅的世界,认真倾听感受这位文化巨匠的人生轨迹时,便发现在短短五十多年的路上,鲁迅先生从未一日放下希望。 每位学员都聚精会神的聆听鲁迅的故事。从鲁迅的人生开端,我们得以一瞥他的成长奠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在绍兴的少年时光饱读诗书,一个乐观无畏的年轻人诞生了。
进入青年时代,鲁迅留学日本,在进行了一学期的语言学习中,鲁迅看到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对于家乡故土的责任感促使他选择临床医学。精心记录的笔记、与老师的通讯和日记,这些珍贵的资料使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了那个时代和年纪的鲁迅所思所想。话锋一转,鲁迅的人生道路在愈发暴烈的革命风雨中发生了转变,他意识到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才是第一要著,于是弃医从文,从仙台到东京,开始了他笔下的一生。
参观完陈列馆,一行人又转向鲁迅故居。那简陋的家室和整洁的书桌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桌上的煤油灯还亮着,燃着鲁迅五四思想的烛光,照亮了一段历史,也照亮了人们心中被恐惧和无知所笼罩着的黑暗。正是有了鲁迅有了和鲁迅一样的五四斗士,中国的年轮一圈一圈才不被侵蚀,他们发出了时代的声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他们始终都在。他们唤起了中国人沉沦已久的民族精神,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现代意识。而现在,这种精神也应当变成一种以理想主义引导实际行动的行为模式,让年轻人实实在在的投入为将祖国建设成更美好的国家而奋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