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1-12
点击量:
11月11日下午,国际商学院在国际大厦916会议室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党委常委、副校长贾德忠和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估督导组王明欣、黄伦伦出席会议,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李春丽、牛华勇、宋泽宁、孙文莉、邵明星、詹惠蓉、李一可参加学习。
与会人员集体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重点学习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这两部分内容,并开展学习交流。
牛华勇认为《决定》系统性地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做法,在全球治理出现一系列问题的背景下,更体现出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是对建国七十年来的制度总结,从人民民主、法治体系、行政体制、基本经济制度、先进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和平外交政策、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等实现路径梳理了我国的治理制度,最后落脚在党的领导。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每一个个人都必须服从党的领导。
李春丽认为《决定》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是制度的竞争。结合学院的工作来看,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不断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素质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确保就业这一民生之本做出贡献。
宋泽宁结合外事工作实际谈到,现在全球很多国家在国家治理上出现问题,外国专家学者对中国的成功也抱有学习的态度,非常想了解中国制度成功在哪里,《决定》很好的总结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和要求,也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宋泽宁在生态文明治理上,环境意识和制度最为重要,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化已经开始落实,美丽中国指日可待。
孙文莉结合学院科研工作谈到,《决定》中提到要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和强化引领标准,学院可以利用学校的多语言优势,在区域研究领域做出更多的探索;《决定》中关于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等是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提法,学院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可以多关注、多研究,争取有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邵明星认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恰逢建国七十周年,我党对国家未来的规划和目标有明确的设定。她指出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国家大力鼓励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学院可以从课程体系、师资储备、学生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入技术应用类的课程,推动商科教育科技化。
詹惠蓉认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体现了国家对全民素质的重视,现代网络教育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可能,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视频,把教育资源带到需要的地方去。终身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也特别重要,创新日新月异,教师要与时政与市场紧密结合,强化自身学习,做到与时俱进,正确引导学生紧跟国家发展,紧贴专业实际。
李一可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谈到,辅导员要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就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学深悟透。辅导员要走入学生群体中,从班级、宿舍、党支部、社团、学生会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王明欣、黄伦伦先后就建设居家社区机构、医养康养相协调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发言。
贾德忠肯定了学院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形式和交流内容,他深入解读了《决定》的重大意义,也对商学院的发展提出要求。他指出,国际商学院要梳理学院、学科发展历史,办出特色,利用好学校的多语种资源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要积极参与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创新发展国家实验室的筹备工作。贾德忠还从科研创新、异地办学、引进高水平师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学院发挥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力量,充分激发活力,经常性地召开务虚会,探讨学院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