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国际商学院召开理论中心组专题(扩大)会议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发布日期:2019-10-15

点击量:

10月14日下午,国际商学院在北外国际大厦916会议室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理论中心组专题(扩大)会议,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学习研讨,这也是学院领导班子开展的主题教育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估督导组成员许晔、肖红、黄伦伦等出席会议检查督导。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成员李春丽、牛华勇、宋泽宁、孙文莉、邵明星、裴艳丽、崔校宁、李文斌、章严平和党总支委员詹惠蓉、李一可参加会议,会议由党总支书记李春丽主持。

李春丽向督导组汇报了国际商学院主题教育学习的整体安排及当前进展,向与会人员明确了本次学习主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教育部文件精神并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开展学习研讨、交流心得体会。

孙文莉做重点发言。她表示,今天学习的几份文件对教师、对学生、乃至对整个高校教育体系都明确了标准、提出了要求。她结合自身工作,谈了几点体会:第一,深刻认同“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的文件精神,要进一步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专业课教育的方方面面,努力实现课程的思政化建设;第二,学校对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与教育部的系列文件精神高度契合,学院也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完善过程性考核,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应该以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提到的对研究生导师的各项要求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标尺,使自己的导师工作不断臻于完善。

牛华勇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认为教育部关于立德树人工作的系列文件,对高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几项要求:一是价值观的要求,价值观是引领,要培养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价值观培养的根本和核心;教师要加强对立德树人系列论述内容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积极引导。二是质量的要求,要结合文件精神,完善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健全保障机制,结合AACSB国际认证工作,通过实施教学督导制、听课制、考试监控机制等,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学质量;三是机制的要求,工作要依靠机制落实,通过不断完善奖惩明确、条目清晰的机制,努力实现教学、科研、社会工作评价机制之间的平衡,力求实现职称评价、评奖评优等活动的多维度综合考量。四是责任的要求,机制和文化可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保障责任感的建立。

宋泽宁认为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明确了要在教学和工作中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坚持质量引领,不断探索完善测评学生培养质量的机制;要以严格的高质量教学要求为准绳,提升教学水平,重视诚信教育,保证培养质量;要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不断向“四有”好老师的标准靠近。

邵明星针对“立德”和“树人”谈了自己的几点感想。立德,要坚持以德育为先,要以正面教育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德育教育历史,当前的信息化大环境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立德教育值得深入探讨;树人,要在综合培养上下功夫,具体到学院的本科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北外特色的商科人才、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商科人才、培养有一定研究素养的商科人才。

章严平对做好出国留学项目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谈了看法。学院对于出国留学项目学生在北外的两年期间,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成长为真正的、符合新时代标准的大学生,要通过课堂内外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全方位地、正确地认识祖国,出国后传播正能量,当前学院在这方面开展工作,今后要使之制度化、常态化。

裴艳丽结合研究生培养工作谈了学习心得。在建立立体的质量监督体系方面,当前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中有一些监督指标,可通过分层教学和教学研讨等形式,以科研促教学,实现小规模、高效率的监督反馈机制;在导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当前仅有导师指导情况的汇报记录远远不够,可通过测量、考核、培训等方式建立预防机制;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仍需通过多种手段,努力实现针对全过程的有效监督。

李文斌从学生工作和校友工作的角度谈了学习体会。针对学院学生基数庞大、结构复杂、文化多元的特点,学院全面开展了“三全育人”工作,对学生不同群体、不同阶段、不同需求开展思政教育;针对各类学生群体,差异化建设辅导员队伍,通过老带新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需进一步增强校友凝聚力,发挥校友优势。

李一可认为,确立“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实际工作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要努力做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做学生的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努力做学生的服务者,切切实实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信任学院、认可学院,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詹惠蓉谈了如何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心得。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即为传授道理、立德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任重道远。作为北外老师,要培养能够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具有爱国情怀的人才。教师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就要做学生言行的表率,践行言传身教,在学生需要时正确加以引导,要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严把考试毕业出口关。

崔校宁结合当代学生新的变化特点谈了感想。她说,立德树人,要时时刻刻记得问自己,“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关键问题。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各个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有秩序、有框架、有准则规范的意识,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知社会、认知世界,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有担当的新社会人才。

许晔代表学校督导组发言。他认可学院通读文件的学习方式,认为通过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文件的形式,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文件精神,并对国际商学院今后开展主题教育提出督导意见:一是认真学习和全面落实相结合,二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三是学校、学院和个人发展相结合。

李春丽做总结发言。她说,此次集体学习的教育部关于人才培养的三个文件,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是我们工作的遵循和依据。“立德树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她就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两个话题交流了自己的学习体会:第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任务的确立,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的根本任务以及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立德树人工作体系庞大,如何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是关键所在。第二,在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各类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最主要的方法和途径,而蕴含在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建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同时,也对其他课程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要求,即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怎么将这些要求通过学院的培养方案、教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现出来,目前我们有哪些好的做法,哪些方面还比较薄弱,都可以对照教育部文件精神进行检视,这次主题教育,正好给了我们梳理、总结这方面工作的契机,同时也是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最后,李春丽提到,学院领导班子近期先后开展五次集中学习研讨,认真完成了学院主题教育集中理论学习研讨计划。每次学习研讨,均采取通读原文、重点发言、交流体会的形式进行,这种学习形式,不但强化了大家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领悟,更促进了与会人员之间思想的碰撞与共鸣,理论学习有了收获,思想政治受到洗礼,激发了大家干事担当的主动性、积极性。希望大家按照主题教育即知即改的要求,对工作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梳理、开展调研,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固化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价值观(Value):多样性 · 可持续性 · 全球视野 · 持续改进

本科教学/招生 88816844

研究生教学/硕博招生 88818121

国际办(国际交流) 88817751

学生事务(辅导员) 88816499

MBA中心 88818052

出国留学招生 88818769/8850/8197

来华留学招生 88816563/6763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北外 (西校区) 国内大厦2号楼

邮编:100089   Email:ibs@bfsu.edu.cn

愿景(Vision)通过共享全球商业实践与科技进步,为未来商业人才提供成长平台,建设一所连接中国和世界商业文明的全球化商学院

使命(Mission)融合多元文化、激发持续创新,培养具有开放视野、社会责任和全球胜任力的未来商业精英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京ICP备 050668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