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12-24
点击量:
简介
周恩临,北外AIESEC创始人,北外职协等众多社团的顶梁柱,校男排主力……我不知道应该用多少头衔和词汇去描述他,但当【十年之约】访谈系列开始征求老师和各班代表意见时,他是大家最推荐和关注的被访人之一。这之中蕴含着大家对他的信任、期许和关怀。在9月某个忙碌过后的夜晚,他在电话中,对所有关心关怀他的师长和同学做出了回应。
经历
戈丽霞:请讲一下你毕业十年来的经历吧。
周恩临:毕业之后先有一年gap year,去美丽中国做了一年的公益。然后到咨询业,从BCG开始,到现在也没跳出咨询这个圈子。中间为了在咨询业内转行,去美国读了酒店管理硕士。其实自己可能也算是咨询老鸟,但是也没有在一家公司待的时间特别长。另外虽然都在咨询行业,但工作重心不太一样。一开始做管理咨询,后来做了一段时间能源咨询。接着又做酒店品牌咨询,现在做品牌体验设计咨询,主要研究快消、零售、教育等行业的客户体验,所以其实相对都还有一些跨度,只不过大家都用咨询的方法论来做项目。
戈丽霞:那你为什么不在一家公司待太长时间呢?
周恩临:其实我跳槽很少是出于职业发展原因。基本上,一次是因为身体吃不消,一次是当时在泰国工作但遇到泰国政变,家人担心安全就回国了。现在在青年志,本来只是打算实习几个月就去读人类学硕士的,做了一段时间就留下来了,边工作边学习人类学。也没有很主动地跳槽。
戈丽霞:你说没有在一家公司待太长时间,其实也没有特别短是吧?
周恩临:差不多两年左右吧。
Gap Year
戈丽霞:我觉得你当时的选择和大多数同学特别不一样的是,有一个gap year,那你对当时gap year的初衷和经历有什么感想吗?
周恩临:其实gap year最大的初衷就是想在入职之前做一些自己觉得喜欢和有意义的事情。觉得如果开始上班了之后就会特别忙,就没有时间了,所以当时觉得如果有一段时间去全职了解另一个行业,去做一些对于他人、对于整个社会有帮助的事是挺好的。我觉得在美丽中国的那段时间真是帮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自己接触了公益行业,了解了所谓公益和社会创新是怎么回事,也结交了很多非常好的朋友,直到现在都还有联系。
戈丽霞:所以当时具体是做什么呢?
周恩临:当时因为美丽中国刚成立,所以主要做两个部分:一个是资助者关系,比如一些企业想要资助或者是来了解的时候,我们会去做一些推介,说一些我们的愿景和计划;另一部分是第一批志愿者招募的宣讲和面试。就是结合一点HR一点PR的感觉。
戈丽霞:感觉听上去是非常有意义的。
周恩临:其实当时没有想到gap year一年的影响。因为拿到offer的那一年是股市最好的一年,上证指数都过6000了。如果不gap year的话职业生涯可能没有那么曲折。后来正式上班的时候行情非常惨淡,金融危机之后,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但没有觉得后悔,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戈丽霞:我觉得你gap year一年的时间对工作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毕竟都是新人嘛。
周恩临:对,我觉得是。原来计划的是gap比如说半年多一点,后来是因为金融危机我被迫推迟入职,所以是非常机缘巧合地变成一年的gap year了。
工作
戈丽霞:你当时为什么选择做咨询这个行业呢?
周恩临:这是个好问题。毕业的时候对营销很感兴趣,也觉得营销可以全方位锻炼人。但也觉得,能够看不同公司、不同品牌的营销也挺有趣的,就稀里糊涂进了咨询业。找工作面试时没抱希望来着,觉得自己也不够格,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进了。之后就一直在咨询业,也没有去甲方,也没有真正去做营销。光给别人出谋划策,但自己也没有实操过。
戈丽霞:所以你毕业时想做的是营销,而咨询是通向营销的一个比较好的渠道或跳板,所以你就选择了咨询,可以这样理解吗?
周恩临:可能是在咨询行业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做营销战役的策略思考、实际操作和效果,能更全面理解营销是怎么回事。在一个品牌做营销实操经验可能非常多,但是或许对于整体行业趋势分析和把握会相对少一些。做咨询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更多的品牌案例。当时应该是这么想的。理想
戈丽霞:那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周恩临:可能就是开个素菜馆,好好地学一学怎么做素菜,普及一下健康的生活方式吧。我觉得现在的素菜馆都被过度包装了,要不就是很贵,要不就是噱头很多。我觉得不应该这样啊!吃素菜应该是很日常的一件事才对。“素”主要不是吃意境,是吃那个菜本身。我觉得北京可能真的只有非常少的几家,在我看来是我想开的那种素菜馆,很平民化的,实惠好吃。
戈丽霞:非常期待你的素菜馆,以后如果离得近的话肯定会去尝一下。
周恩临:谢谢支持!另外真的挺想开一个都市人用来冥想的地方的。自己这半年接触了冥想,每天都在实践。国内大城市真的少一个不管你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想要一个特别安静的、一个人待一会儿的、能够获取精神能量的地方。类似于meditation center类地方。这是我特别想开的。之前在曼谷生活的时候去过。但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心灵绿洲,或者说把暂时把烦恼放在一边、可以和自己相处、没有打扰地恢复能量的这样一个地方。
戈丽霞:听起来很不错,但是我觉得这个环境开出来不会便宜了呢!
周恩临:我觉得这个一定不是完全收费的,它一定是有公益性质的。
十年
戈丽霞:怎么评价你过去十年的生活呢?
周恩临:是一场由外向内的探索。就像在自己的公众号第一篇写的那样,是从向外求索到向内求索的一个大转变。更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有一些什么样的意义。
戈丽霞:我觉得还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周恩临:超级大。还是很感恩在工作十年的时候碰到一场大病,让我对这十年有一个很好的反思,对于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有好的心态去面对它。这个转变我还在尝试去接受的过程中,不是完全接受或完全康复了。但至少是在一个很正确的路上面。
戈丽霞:方便说一下你大病的问题吗,听上去还是很令人担心的感觉。
周恩临: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有急性焦虑症,惊恐发作,躯体症状很严重。有一段时间基本没办法独自出行,只能待在家里休息,整个人很虚弱,随时都会胸闷、胸痛、头晕。之后靠自己慢慢调整。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过来的。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因为这种
态症状不是器质性问题,是功能性问题。当时看了非常多关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书,自己不断反思。
戈丽霞:那如果会回到过去的话,你最愿意回到什么时候,会想做什么改变吗?
周恩临:不想回去。我觉得我走的每一步都没有后悔。
戈丽霞:那你十年以来最自豪的事情或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周恩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慢慢开始认清自己,知道怎么和自己相处,知道怎么去爱护自己。可能十年之前完全不懂得怎么拒绝,事事追求完美,把自己搞的很累。现在知道很多事情可能不如自己所愿,然后就学会接纳,学会放下,学会臣服。
戈丽霞:十年来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最最遗憾的事情?
周恩临:我觉得没有。就看怎么定义遗憾。对我来讲,没有后悔也就没有遗憾。
戈丽霞:你觉得现在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呢?
周恩临:活在当下最重要。想太多过去和想太多未来其实都没有太多作用。就是珍惜每一刻。家人、朋友、事业对我都很重要。只不过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和真实的想法。然后勇敢地去面对自己,不要逃避。
戈丽霞:那你未来的目标和大项目是不是就是开素菜馆?
周恩临:素菜馆是之一。然后希望能更好地理解人和社会,做一些更能帮助到别人的事情吧。比如把我和焦虑症相处的这半年的时间都写出来,就是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的人。我开始写冥想之后就好多人来问我,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只不过具体的表现不太一样。我觉得总体来讲焦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主题,大家或多或少都活在焦虑之中。朋友圈里泛滥的都是焦虑,谈话也都是谈的焦虑,当你开始聊车子房子孩子的时候就真的是充满了焦虑。很希望能够帮到那些可能正在经受我经历过的痛苦、但可能没有人去理解或者不知道找谁去倾诉的人。
戈丽霞:你是有写文章吗还是什么?
周恩临:就写了公众号。我没有刻意去传播这件事情。但是我会分享我曾经有焦虑症时的症状,让他们知道可以做一些什么来走出这一段时间。很真实的讲述。我也有很多缺点,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
戈丽霞:是啊,尤其是昨天和老师聊,好像焦虑已经弥漫到了学生里面,所以真的是很需要。
周恩临:我同意。包括我们公司研究90后95后,会发现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快到现在的年轻人只能通过各种方式来活在当下,通过各种消费来应对这个世界的变化,包括买东西、打游戏、看剧等等,精神上物质上的消费,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对他们来讲,最好的和未来相处的方式就是活在当下,活得很自我很自得。我觉得一些北外的学生可能也会有同感。他们都是天之骄子,被寄予厚望。但是他们到大学会发现“哦,原来真实的这个社会是这样的”,可能碰到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包括找不到工作,房租上涨等等。所以我现在很理解为什么大学生开始超前消费,甚至开始去买一些特别贵的东西。有些我们那个时代不敢奢望的东西可能在现在的大学生里已经非常普及了。他们明白了迎接未来或者说对抗未来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消费来建设他自己想要的当下生活。
戈丽霞:哎,听你说的怎么又让人感觉很伤感呐。
周恩临:我觉得这是一个现实吧。拥抱这个现实就好了。因为我们也不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大环境,只能改变自己的善心或者说这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吧。
戈丽霞:再过十年,你想过你会是什么样子吗?
周恩临:其实对未来并没有想太多。也许会有几种可能性。可能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素菜馆。可能同时在读博士,找到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挚爱。文科博士难拿,一读就会读个五六年的。也有可能出家了,也有可能做公益。都有可能。
戈丽霞:感觉有很多可能性。
周恩临:对,我也不限制自己。十年对我来说太远了。
北外
戈丽霞:那北外对你意味着什么,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周恩临:我很感谢北外收了我。如果全凭高考的话我是完全进不了北外的。所以真的很感谢北外接纳了我。在大学四年学到了很多,包括自己需要去争取一些机会,认识了非常好的同学朋友,打下了非常好的底子,尤其是英语;有很多非常多的校友资源可以利用,我觉得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戈丽霞:你这十来年的人生让你回想起来最多的事情或老师或场景?
周恩临:十年来帮我最多的应该是牛哥吧,所有出国申请的推荐信都是他帮我的。我申请过三次,分别是在三个不同的阶段申请了三所学校,都拿到offer了。特别感谢牛哥的推荐信。
戈丽霞:让你印象最深刻的课程呢?
周恩临:我觉得是英语泛读。泛读真的帮了我很大的忙,毕业之后看英语都没有机会做精读,差不多都是泛读,要非常短的时间内快速吸收,包括考托福、考雅思、在国外留学做作业、做咨询、看case interview,全都是用的泛读技巧。
兴趣&生活
戈丽霞:那你现在最大的兴趣爱好是?
周恩临:冥想?应该不算是兴趣爱好,是一种生活方式吧。兴趣爱好还是读书,在北外保持下来的阅读习惯都还在坚持。没事的时候就看看书,做做饭,打打排球,画个画什么的。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呆着。
戈丽霞:你很少跟同学或朋友出去聊天什么的吗?
周恩临:跟非常谈得来的朋友会偶尔聚会。但因为都是特别好的朋友,所以其实不需要见面,也可以有感应的。我是一个很宅的人,甚至可以好几天不出门,好几天不讲话。
戈丽霞:你是会觉得这样比较舒服,还是说因为累或者是别的原因?
周恩临:就是很舒服。我记得在2016年的时候,有一次,三天时间一共开口说了六句话,其中好像三句是跟便利店店员说的,还有两句是跟出租车师傅说的,还有一句是跟保安说的。工作日,三天一共就说了六句话。
戈丽霞:天呐,我觉得最让我震惊的不是你三天只说了六句话,而是还能记住只说了六句话,而且是记得都跟谁说的。
周恩临:因为当时印象太深刻,也没打过一个电话,把所有工作都做完了,自己也觉得很开心、很充实。
戈丽霞:那现在做这个访谈会不会觉得很痛苦?
周恩临:没有,我觉得跟你聊天还挺有意思的。但的确我会需要储备非常久来迎接这个访谈。这个访谈结束之后,我应该也会休息比较久。但是你不要有压力。这是一个正常情况。
戈丽霞:你会不会把沟通看的太serious了。
周恩临:不会,我说话就是比较费力。可能一部分是跟身体有关系,但一部分的确是因为我不是一个很爱讲话的人。所以我做咨询工作真的是阴差阳错。咨询其实需要非常多的沟通,有非常多的会议和讨论,我基本上要准备很久。可能客户会觉得:哇,你是一个超级外向的人,会议表现地特别好,能说会道什么的。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每次开完会都会一个人呆很久。
戈丽霞:你刚才说你现在最大的兴趣爱好还是看书,那你给大家推荐几本书呗。
周恩临:工作方面的书可能有点太专了。最近看的关于生命的书我觉得都特别棒。比如之前看的《多舛的生命》,讲的就是通过正念抚平创伤。最近在看一行禅师的《佛陀传》,把大道理用很朴实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非常享受。
戈丽霞:你也去过好多地方了,请给我们推荐一下你觉得特别值得去的,或印象深刻的旅行地吧。
周恩临:我喜欢探索一些比较小众的地方。2017年十一去了阿曼,2016年十一去了黑山、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都特别美特别震撼。另外很推荐曼谷。我觉得曼谷不是用来玩的,而是用来住的。如果有机会的话,很推荐要到曼谷去住一段时间,体会一下佛教的安宁和都市的喧哗的对比。
戈丽霞:其实我挺想知道你在美国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周恩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去美国纯粹是因为最好的酒店管理硕士项目在那里,并不是因为美国本身。
戈丽霞:那在康奈尔读硕士和北外学习的差别是不是特别大?
周恩临:对,康奈尔最棒的就是选修课非常多,能选那些特别有意思的课。这大概就是综合性大学跟专科型大学的差别。
戈丽霞:这会不会导致你特别想继续深造,读博士什么的?
周恩临:会。当时在康奈尔旁听了非常多其他院系的课,包括人类学的课,让我对人类学产生了初步的理解和浓厚的兴趣。现在工作也用很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然后在商学院旁听了给MBA开设的社会企业和社会创业课,当时这个概念很新,很受启发,之后还自发去柬埔寨做了一个小调研。还在东南亚学系上了半年泰语课,在泰国生活基本上靠那点泰语就没问题了。另外本专业的课也很有趣,比如餐馆管理课,整个班运营一个真正的餐馆。
戈丽霞:挺有意思的,感觉很丰富多彩啊,也很令人向往。
周恩临:很累很累,每天晚上写作业到一两点是常态。早上七点多起床,八点四十开始上课,然后就在各个教室穿梭,比在北外辛苦多了。可能也是因为学费太贵了吧,时间也真的不多,所以疯狂地修学分,如饥似渴,一个学期修了9门课,还不包括旁听的。真是累惨了,但收获也巨大。
工作
戈丽霞:如果师弟师妹对你的工作领域——咨询领域有兴趣,你有没有什么职业路径、关键技能方面的建议?
周恩临:我觉得如果要去咨询行业,尽量从大的咨询公司起步。养成好的工作习惯、学到大公司运营的方法和做事的方法真的非常重要。另外我觉得咨询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个人成长的开始。好多做咨询的人会有一些共性,性格上和思维上的共性。这可能是一个讯号,如果很想进咨询但进不了,可能真的不代表你不够格,而是性格不合适。
戈丽霞:那你觉得做咨询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呢?
周恩临:好奇心,快速学习,逻辑思考,然后脸皮厚吧。
戈丽霞:说了半天咨询,你觉得咨询这个行业最终意义或目的在哪里呢?就是给人提供意见?但我之前也听说其实好多公司只是需要第三方的背书。
周恩临:咨询是一门生意,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跟所满足的需求。我觉得它部分满足了第三方公司背书的需求,部分满足一些公司解决内部政治问题的需求,也的确满足了许多公司商业层面的需求,比如深度了解用户与竞争对手。
戈丽霞:那做咨询的日常工作是什么呢?
周恩临:始终贯穿的一件事就是做PPT,俗称写deck画slides。PPT几乎是咨询顾问的工作语言,也是工作的框架,工作的方法和沟通的语言。如果去一家咨询公司,尤其是比较大的咨询公司,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画的slides和同事的几乎是一样的,挺神奇的。
戈丽霞:那你现在会怎么去应对压力呢,日常工作与生活?
周恩临:冥想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然后看书,干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运动也是一个特别好的途径,打球啊或者跑步啊,这些都是很好的发泄吧。
想说的话
戈丽霞:有什么想对师弟师妹说的吗?
周恩临:当他们焦虑的时候就拥抱焦虑吧。我觉得焦虑的产生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人不可能不焦虑,所以学着去接受这样一份焦虑,不要尝试去对抗它。相反,可以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去准备其他的事就好了。
戈丽霞:可以推荐他们看你的公众号,你的公众号是什么?
周恩临:生活向内。但现在只有几篇,太忙了没时间写。
戈丽霞:我觉得开始有两篇就很好了。如果真的有人需要,一篇可能就会给他们很大的帮助。
周恩临:对,是这样的。我犹豫了半天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记录我这半年的生活,想了想觉得公众号还是最好的平台。
采访后记
“江流仍此水,世界竟何年。”虽然时光如水,流淌了十年,但感觉周恩临追寻内心、坚守真实的精神并没有什么改变。希望能早日去他开的素菜馆和冥想地,体验生活的内在,人生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