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18
点击量:
11月15日下午,国际商学院举办“语连经纬,数掌未来”系列活动的首期行业分享活动,特邀字节跳动技术总监柴春燕、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云平台架构部总监苏冬林、腾讯产业金融副总经理吴悦宁三位产业导师,为同学们带来行业前沿分享。活动吸引了来自德语学院、俄语学院、国际商学院的五十余名同学参与。活动由国际商学院国内合作办公室事务主管陈钰茜主持。

柴春燕带来《超越代码的竞争力:语言、文化与大数据思维》主题分享,深入解析小语种人才在AI +出海浪潮中的发展路径与核心优势。他指出,在AI重构技术价值的当下,纯粹编码价值被重新定义,明确“为什么开发”“用户真正需要什么”的能力愈发稀缺,而语言、文化理解与大数据思维正是超越代码的核心竞争力——语言可升级为文化解码能力,文化助力产品本地化深耕,大数据思维通过“提问-验证-决策”闭环转化商业价值。结合TikTok俄语区运营、京东全球购本地化等案例,他阐述了小语种人才在海外产品策划、运营等岗位的独特价值,并给出分阶段成长建议:大一夯实语言与商科基础,大二至大三通过双学位和实践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大四成长为海外市场产品经理等复合型人才。分享后,柴春燕先生还与现场学子互动,就小语种人才招聘比例、跨学科发展困境等问题展开交流,鼓励学子以语言文化优势结合AI、大数据技术,把握全球化机遇,在国际舞台实现深度跨文化连接与商业价值创造。

苏冬林以《Oracle在AI数据的发展》为题进行分享。他从甲骨文47年的行业深耕历程说起,讲述这家传统数据库龙头在大数据时代冲击下,凭借自我革新转型AI赛道的“逆袭故事”,其“All in AI”战略核心——不盲目跟风自研大模型,而是打造集成主流大模型的多模型平台,为企业提供灵活适配的解决方案,引发学子关注。他重点拆解了甲骨文的技术创新:自治式数据库通过嵌入机器学习算法实现自我优化、修复与维护,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融合数据库则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的一体化存储,适配大数据时代多元需求。针对北外学子的特点,苏冬林特别强调,AI技术正让“跨界”变得更简单。甲骨文全新AI Data Platform不仅能整合企业级核心数据、提供合规保障,更支持自然语言交互,无需深耕代码就能通过简单操作查询数据、生成报表。他鼓励同学们抓住机遇,借助这类智能化工具缩短成长周期,将语言优势与数据思维结合,在出海企业服务、跨文化数据应用等领域挖掘自身价值。

吴悦宁以《数据如何改变金融:风控、营销、合规与创新的实战案例解析》主题为北外学子深度解析大数据在金融与智慧零售领域的实践案例,并针对性给出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分享中,吴悦宁先拆解大数据的三大核心应用——洞见分析、模式预测与实时调度,随后聚焦具体场景:金融领域,大数据支撑信贷贷前准入、贷中风险预警及反电诈防控,实现秒批秒贷、70%可疑交易预警前置、40%已被骗案例检出,助力银行与公安部精准风控;腾讯智慧零售领域,通过人群画像、LBS定位等数据,在会员管理、销售预测、选址及经营分析中赋能商家,点位预测准确率达85%。针对语言专业学子的职业困惑,他重点建议:无需与技术专业学生比拼代码能力,可从咨询领域切入,依托商业逻辑搭建与技术的衔接桥梁,将语言优势与行业需求结合;优先选择有真实数据支撑的企业从业,避免陷入“无数据可分析”的困境;深耕具体行业(如金融、零售),既要掌握大数据工具,更要理解业务逻辑,通过“数据+业务”的双重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分享尾声,三位老师与在座同学们互动答疑,帮助同学们对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为大家的职业发展提供实操思路。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