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走进山西:解码晋商精神,搭建中外桥梁

发布日期:2025-11-05

点击量:

2025年10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92名师生(来自东南亚、欧洲、非洲等 20 余国的留学生)共同奔赴山西平遥古城,以 “晋商文化” 为主题开启“文化实践周”之旅。期间,师生先后走访日升昌票号、协同庆钱庄、百川通票号、平遥镖局博物馆及马家大院等标志性文化遗址,在沉浸式体验中解码晋商精神,在跨文化互动中传递中国声音。

一、晋商文化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筑牢知识根基

本次实践紧扣学院 “理论 + 实践”的培养目标,将晋商文化中的商业智慧与金融、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知识精准衔接。在“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留学生通过清代票号的汇票样本、账册记录及复原的柜台场景,直观理解晋商 “汇通天下”的金融创新 —— 从票据防伪技术到跨区域资金调度模式,与课堂上 “国际金融市场运作”“风险管理” 等课程内容形成呼应。来阿尔巴尼亚的阿迪说:“晋商在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年代,能建立覆盖全国的信用网络,这对我们学习‘跨境支付与信用体系’有极大启发。”

在协同庆钱庄地下金库,师生们通过实物展示与讲解员解读,了解晋商 “开源节流” 的财务管理理念;而马家大院的家族家训、商业账簿则成为 “家族企业治理” 课程的鲜活案例 —— 晋商 “诚信为本、勤俭持家” 的商道精神,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 “企业文化与可持续经营” 的内在关联。来自蒙古的安敏说:“我穿上了清朝马褂,变成了一个女掌柜,体验制作票号并为顾客兑换银票,这些非凡的体验让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经验,为我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沉浸式实践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共话文明魅力

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本次文化实践以 “沉浸式体验 + 互动调查” 的模式,打破了地域与文化的壁垒,成为留学生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92人规模的师生团队,以4-5人为小组,在参访过程中同步开展 “晋商文化与本国商业对比” 采访与调查:东南亚留学生对比本地 “侨商文化” 与晋商的贸易网络;欧洲留学生则聚焦日升昌票号与早期欧洲商业银行的运营差异。

各小组的留学生们在平遥古城积极寻觅外国游客,通过采访开展跨文化互动与实地调查,并向外国游详细推介了北外国商的来华留学项目。来自墨西哥的留学生伊万娜表示,“我们是留学生的身份,此刻我们是晋商文化的传递者,在与当地的外国游客采访交流后,我们彼此都对晋商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给每一位受访者都准备了一个精美礼包,里面有北外国商来华留学的英文招生手册,我们积极向外国友人们推广自己的学校,让更多人了解来华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三、锚定高质量培养目标,助力 “来华留学” 品牌升级

本次文化实践周,是国际商学院推进留学生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我们让留学生在解码传统文化的同时成为交流桥梁,既深化了他们对中国的理解,也让他们用亲身经历向世界传递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学院未来将持续打造更多跨文化实践品牌,鼓励更多留学生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外友谊的推动者,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青春力量。

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李雷鹏表示,“过去我对中国商业的了解停留在课堂,现在通过来山西实践,我看到了中国商业文化的深度与韧性,这让我更愿意未来留在北京或去中国其他城市发展。”

文化实践周是北外国商留学生商业实践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是来华留学的品牌项目,不同于高年级学生的深度企业参访,“文化实践周”是根据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评估后专门为大一学生设计打造的实践方案。

此次文化实践周的圆满落幕,不仅让92名师生收获了晋商文化的滋养与专业知识的提升,更彰显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在留学生培养中的创新探索。未来,北外国际商学院将持续以实践教学为纽带,链接中国文化与全球商业教育,为高质量留学生培养注入更多 “中国元素”,助力“来华留学项目”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教育品牌。



价值观(Value):多样性 · 可持续性 · 全球视野 · 持续改进

本科教学/招生 88816844

研究生教学/硕博招生 88818121

国际办(国际交流) 88817751

学生事务(辅导员) 88816499

MBA中心 88818052

出国留学招生 88818769/8850/8197

来华留学招生 88816563/6763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北外 (西校区) 国内大厦2号楼

邮编:100089   Email:ibs@bfsu.edu.cn

愿景(Vision)通过共享全球商业实践与科技进步,为未来商业人才提供成长平台,建设一所连接中国和世界商业文明的全球化商学院

使命(Mission)融合多元文化、激发持续创新,培养具有开放视野、社会责任和全球胜任力的未来商业精英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京ICP备 050668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