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12-25
点击量:
在2015年12月19日刚结束的CFA投资分析挑战赛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商学院代表队以出色的成绩获得了“最佳表现奖”。他们是如何准备比赛,有什么经验分享给大家呢?CFA协会(北京)对获奖代表队的五位团队成员进行了采访。
(从左至右依次为:CFA协会(北京)执行理事兼秘书长谢大为;我院学生谢龙、李颖、牛爱军、王宇航、胡劭颜;CFA协会政府及监管关系总监马中豪、普惠金融及爱钱进创始合伙人杨帆)
CFA协会(北京):请问你们为什么选择参加CFA投资挑战赛?
王宇航:参加CFA挑战赛主要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好好锻炼自己,在我们看来,这项比赛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可以全方面的锻炼我们考察研究公司的能力、撰写报告的能力以及演讲表述的能力。这项比赛跨越的时间段是比较长的,通过比赛,也培养了我们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的能力,增强了大家的组织荣誉感。当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为学校、为集体增光的机会,所以当我们得知有这项比赛的时候,大家报名参加都非常踊跃,最终我们团队有幸被选择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也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CFA协会(北京):能否描述一下团队分工、比赛准备情况
谢龙(团队负责人):我们团队一共有五人,四个男生一个女生,女生是李颖,男生是牛爱军、王宇航、胡劭颜和我。准备书面报告的阶段,我们的分工主要是依据报告的版块将个人的工作进行了分配。李颖负责公司描述,王宇航和我负责研究行业状况、公司竞争力情况以及风险状况,胡劭颜负责公司财务分析,牛爱军负责估值。作为团队的组织者,我同时也负责团队的协调,时间规划:我们设置了较为清晰的checklist和timeline,所以整个准备过程并不仓促,一直比较从容。准备presentation阶段,我们在slice内容的准备上依旧采取了之前的模式,不过由于我们的主讲人是李颖、王宇航和胡劭颜三位同学,所以牛爱军同学和我主要负责Q&A部分问题的准备。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李颖同学,作为团队里唯一的女生,她不仅很好的完成了本职任务,也承担了绝大部分slides调试,报告内容美化之类的工作,非常辛苦,现在李颖同学在我们同学当中有个“女神”的新称号。
CFA协会(北京):比赛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克服的?
牛爱军:准备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在选择队员参赛这个问题上,很多同学都非常优秀,但是队员最多只能有五个,所以一开始我们就不得不进行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而团队搭建起来以后,自然而然地,就肩负了不少期望,毕竟如果要服众,就必须拿成绩来说话,所以整个比赛过程我们肩上的压力不小。其次是准备比赛的区间比较长,时间一长,往往容易让人心里疲惫,也缺乏开始准备时候的干劲,比赛准备后期,我自认为我们的准备是有些松懈的,不如前期效率高。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准备比赛自然会占用大家一部分时间,我们必须要在日常课业和比赛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不过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大家都做的不错。
CFA协会(北京):请问参加本次比赛,得到的收获和感悟是什么?
李颖:相信经历这场比赛下来,大家都会有很多收获和感悟。就我个人而言,首先是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没有付出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将时间维度拉伸到越长的区间来看越是这样。对于最终的结果,我们觉得比较自然,我们付出了,得到了what we deserve,而冠军团队他们做的更好更扎实更用心,所以他们得到冠军我们也是心服口服的。其次是,在团队协作这件事情上,要做到协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人的想法、目的都是有不同的,每个人的热情也是有强弱的,每个人参与的态度也是有区别的。要想让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人尽其才,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来,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情,我们这样一个小团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更大的团队了。这是一件值得一直花心思去研究的事情。
CFA协会(北京):能否给未来参赛的学弟学妹有一些寄语呢?
胡劭颜:希望之后参赛的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比赛的机会,比赛本身不重要,取得怎样的荣誉也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你能从比赛中收获些什么。如果当你在回顾比赛的时候认为自己有足够多的收获,那么我想比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CFA协会(北京):非常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代表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