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TTIP谈判中欧盟在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问题上的立场转变及其对赴欧投资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6-03-30

点击量:

 

北外G20研究中心举办区域经济月度沙龙

TTIP谈判中欧盟在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问题上的立场转变及其对赴欧投资的影响

 

 

3月28日,北外G20研究中心就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问题举办了一场学术沙龙。特邀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陈若鸿老师通过对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梳理、欧盟内部博弈互动的剖析对当前欧盟在这领域的立场进行了深入解读。

陈若鸿首先简要介绍了当前海外投资争端的起因及其解决方式。她表示,近几十年,随着国际资本的发展,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逐渐成为主流的解决争端方式。此前欧盟成员国已经签署了非常多个含有ISDS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不过近几年欧盟在ISDS问题上出现了明显转向。陈老师表示,在TTIP谈判中,因美欧在ISDS问题的立场相差较大,谈判一度被搁浅了1年半。美国一直是ISDS制度的积极推动者,坚决要将ISDS纳入到TTIP中,而欧盟内部反对声音也非常强烈,2014年14个国家致函要求欧盟不能在ISDS问题上让步,其中德国、法国明确表示反对ISDS。

关于欧盟立场变化,陈若鸿认为是由多个原因推动。第一,一些有代表性的ISDS争端挑战了东道国规制主权,某些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政府措施被跨国公司质疑,从而影响了法规的出台时间和生效效果。第二, 近十年来ISDS争端数量暴增、裁决赔偿金额屡创新高,东道国风险与日俱增。第三,因ISDS导致外国投资者待遇高于本国投资者、ISDS本身不透明且缺乏纠错机制等其他因素也影响了欧盟的态度。

此次TTIP谈判过程中,欧盟内部针对ISDS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多方博弈。成员国中英国、意大利、欧盟委员会、工商界人士支持ISDS进入TTIP,而德国、法国、欧洲议会、NGO则表示反对,多数公众对此也持高度怀疑态度。对此,欧盟经过协商,最终确定了新的谈判方案,提出了三个要求:通过限制适用范围等方式修改ISDS,增强缔约国对双边投资协定的解释权,对传统的ISDS冲裁机制进行调整。

最后,陈若鸿表示,欧盟在ISDS的立场变化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也有所影响,ISDS将不再向以前一样倒向投资者。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应关注国际投资保护规制的变化。

 

撰稿:G20研究中心 左洁

价值观(Value):多样性 · 可持续性 · 全球视野 · 持续改进

本科教学/招生 88816844

研究生教学/硕博招生 88818121

国际办(国际交流) 88817751

学生事务(辅导员) 88816499

MBA中心 88818052

出国留学招生 88818769/8850/8197

来华留学招生 88816563/6763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北外 (西校区) 国内大厦2号楼

邮编:100089   Email:ibs@bfsu.edu.cn

愿景(Vision)通过共享全球商业实践与科技进步,为未来商业人才提供成长平台,建设一所连接中国和世界商业文明的全球化商学院

使命(Mission)融合多元文化、激发持续创新,培养具有开放视野、社会责任和全球胜任力的未来商业精英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京ICP备 050668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