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6-07
点击量:
6月6日,15级国贸一班大一下学期最后一次读书会在综合楼916顺利举行,于兹志老师带领着同学们领略了一次钱穆先生所著国学著作《国史大纲》的魅力。
班里的每位同学在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谈起读完《国史大纲》后的深刻感想。来自河南的几位同学将悠久的家史与国史相结合,从书中梳理的主线向外扩展,补充了许多关于中原的史实同时还对文物保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钱穆先生对于王莽、杨广等在教科书中提得不是很多却颇有建树的统治者有独特的刻画。寥寥几语就能让人对一个复杂历史人物的特点记得深刻。除了在引论中被钱穆先生提出的“中华之民族精神”,先生本人治史之认真、严谨与真诚等特点也被同学们反复提起。如何正确溯源中华民族之精神以及在新时期保持民族特性等问题更是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切讨论。
于兹志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后,将观点大致归类后做出总结:
第一,研究历史不能离开对人的研究。历史、文化毕竟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人类行为对历史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要认识到的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历史发展的主线也是原动力。历史沿着经济的发展展开,而研究经济也需要关注人的行为,故在读历史时应更加重视人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老师对一位同学提出的“中国对人死后的事务关注较少”观点进行了纠正和补充。通过讲述丘处机的故事和南宋的历史,让同学们对宗教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最后于老师语重心长地寄语:由于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完善,现在的学生大都只掌握了许多知识却缺乏了思想力和智慧。愿同学们能常常独立思考,感悟智慧。
读书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再次感叹读史虽有些耗时又需耐心,但读完后收获的却是在教科书和日常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希望未来还有机会一起再读史书,共赏人类千年智慧!
撰稿:研究生与科研办公室
2015级中外合作实验班 何双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