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0-24
点击量:
10月21日下午三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会在综合楼435如期进行,企业管理系王敏老师主持会议。2015级中外合作办学实验班同学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在开始时,王敏老师提到这是一本很薄的书,因此在阅读时应仔细去吃透书中的每一个字句,对书中内容结合现实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而不是只是单纯地浏览一遍。
王敏老师主要围绕着八个话题对本书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回顾一些历史与现代对管理者认定标准的变化,体现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称职管理者的因素已经逐渐由先天的外在因素逐渐转换成可后天培养的内在能力。其次,虽然德鲁克在书中提到优秀的管理者并没有共通的性格相似点,但事实上通过调查证实了大五人格(Costa & McRae,1992)中的四项都和一个人作为管理者的才干有着相关的关系。而且即使是现代,外观的条件也或多或少地对一名管理者的声望产生了影响,脸宽、高、身材苗条的管理者更受人追捧。之后,对于书中作者提出的结果导向理论,王敏老师用创业举例,虽然它的成功率通常不高,但即使不易获得结果,创业者的创业经历也会对他个人及社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老师向我们阐述了她的其他几个见解,包括她对企业制度与价值观的理解,成就动机与权利动机的关系与区别。王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进入大学你的目标是拿一等奖学金还是当学生会主席?”通过引入此问题,王老师向我们解释了成就动机与权利动机的不同。成就需求是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更好的需求,而权力需求是指影响或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不仅如此,王老师还提到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的一点:反面意见在管理之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服从、和谐、顾全大局,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一般不愿意倾听反面意见。最后王老师指出自己关于时间管理的理解,如同大多数同学也存有疑虑的一点,作者提到有效性只是知识工作者的一种特殊技能,但是实际上不仅是知识工作者,体力工作者也需要这种技能提升效率。
读书会结束之际,王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每一位同学读书笔记的精选部分,并且分享了很多思考与感悟,同学们也交流了自己的想法。简而言之,这次读书会使每位同学都受益良多。
撰稿:研究生与科研办公室
下一篇: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访问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