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北外G20研究中心举办区域经济月度沙龙·中韩经贸合作现状及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17-10-18

点击量:

10月18日,北外G20研究中心围绕“中韩经贸合作现状及发展方向”举办了一场学术沙龙。特邀嘉宾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韩国统一部教育委员、韩中社会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日韩东北亚经济合作论坛秘书长、韩国今明智库中央执行委员禹辰勋教授从中韩贸易25年回顾与现状、贸易结构、萨德争端和发展方向四个方面进行讲解。会议由G20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康钰主持。

关于中韩贸易25年回顾与现状,禹辰勋指出,造成2013年创历史最高后逐渐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中国的“红色供应链 ”代替进口产品,韩国企业撤出中国,转向东南亚等。2006年,新建企业数最高达到2389家后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劳动成本持续增长,中国政府的环境法更加严格等。

关于中韩贸易结构,禹辰勋指出,过去中韩两国贸易以货物贸易为主,近期服务贸易正在扩大,中韩FTA服务领域后续谈判结束后,服务贸易将成为中韩贸易的新增长动力。尤其是中国扩大医疗、教育、旅游、文化领域开放,韩国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有望增加。

关于萨德争端方面,禹辰勋指出,2017年上半年韩国对中国出口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上涨,全球贸易放缓,中国经济回暖,半导体行业进入景气周期,上年度对华出口骤减带来的基数效应等;受萨德争端影响韩国对中国FDI出现下降趋势,外国投资企业的出口在中国全部出口所占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引进外资政策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后,限制能源消耗过大及对环境有污染的FDI,有选择推进高科技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

对于中韩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方面,禹辰勋指出,过去25年,中韩两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度过了贸易互补的黄金时期,随着中国增长方式的转换,韩国对中国出口将以中间产品为主转为消费产品为主,受两国产业的互补性,中韩FTA影响,两国贸易将以3000亿美元为目标发展,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两国“竞争的同时又进行合作”不可避免,应追求中韩共创商务模式。为了应对新保护贸易主义抬头,推进东亚FTA和经济整合,中韩两国应加强“中日韩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商方面的合作,扩大两国之间企业M&A,技术投资等扩大两国之间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

禹辰勋在最后指出,为了避免因受两国政治关系变化影响而政府之间官方对话关闭的情况,有必要尽快建立“中韩经济对话机制”以适时讨论解决必要的经济议题,韩国应主动扛起东北地区“一带一路”发展的据点国家责任,在中-韩-朝-俄的经济走廊推进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为地区稳定做出贡献,同时实现经济利益,考虑在东北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建立“第二开城工团”。

最后,参加讲座的师生针对中韩经贸合作现状及发展方向这一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禹辰勋与师生进行了交流。

撰稿:G20研究中心
 

价值观(Value):多样性 · 可持续性 · 全球视野 · 持续改进

本科教学/招生 88816844

研究生教学/硕博招生 88818121

国际办(国际交流) 88817751

学生事务(辅导员) 88816499

MBA中心 88818052

出国留学招生 88818769/8850/8197

来华留学招生 88816563/6763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北外 (西校区) 国内大厦2号楼

邮编:100089   Email:ibs@bfsu.edu.cn

愿景(Vision)通过共享全球商业实践与科技进步,为未来商业人才提供成长平台,建设一所连接中国和世界商业文明的全球化商学院

使命(Mission)融合多元文化、激发持续创新,培养具有开放视野、社会责任和全球胜任力的未来商业精英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京ICP备 050668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