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1-25
点击量:
2020年11月23日下午14:00,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举办的管理科学研究新方法新范式系列报告第一期在国际大厦953顺利举行,会议采取线上加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贺舟副教授应邀作了题为《指数研究与实践分享》的报告,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管理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大规模问题的优化算法,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GCP项目指导科学家,目前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等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师生积极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由国家商学院副教授马潇宇主持,她首先介绍了贺舟副教授的研究领域及学术成果,然后阐述了北外国际商学院在指数方面的研究近况。贺舟副教授接着开始报告分享,包括指数研究与实践应用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指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先是介绍了指数的定义,并根据不同研究对象范围划分为宏观类指数和微观类指数。针对宏观类指数,贺舟介绍了经济监测预警应用,并从其理论基础、指标选取原则、指标配置、总体框架、指数分析步骤、计算方法等进行深入讲解;针对微观类指数,他介绍了微观排序评价的多属性决策,从概念定义到步骤难点均一一详解,并对微观的评价方法分享了AHP、常用的加权和和加权积评价方法、基于距离的评价方法、考虑投入产出效率的评价方法,深入浅出;除此之外,他还介绍了指标赋权方法: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组合赋权法三种常用方法的计算方式及其优缺点。第二部分贺舟分享了实践经验,用金融周期预警研究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两个案例,说明了将上述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具体方式方法,完整地讲述了指数研究的过程,令师生获益匪浅。
在分享结束后,现场师生针对指数研究领域提出问题,贺舟进行一一解答,展开深度沟通。如有老师针对Bry-Boschan算法提出疑问,贺舟进行详细解答,有同学针对是否能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指数权重确定提出问题,贺舟予以认可并充分讨论。最后国际商学院马潇宇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分析,感谢贺舟的精彩分享为正在开展指数相关研究的师生带来的有价值建议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