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11-19
点击量:
由国际商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心理讲座第二、三期分别于11月8日与11月14日成功举办,两期讲座分别邀请了原国际商学院18级本科生辅导员王米川老师,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党总支委员、学生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一可老师。
第二期讲座以“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识别和处理”为主题,王米川老师在讲座中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向在场同学介绍了心理障碍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并与同学们分享了辨别和处理心理障碍问题的途径,就心理障碍分类及表现形式进行研讨,并向同学们传授了对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第三期讲座“以就业选择与心理调试”为主题,在讲座中,李一可老师首先将在场同学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理想职业选择进行了分享讨论,随后通过分享往届学生的毕业去向,向同学们分析了目前的就业状况,阐述了就业可能遇到的选择和困惑,并为同学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和心理调试的方法。
两次讲座以案例展示、小组讨论的方式,为处于迷茫期的同学们提供了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梳理了就业选择的方向,强调了自我驱动的重要性,解答了关于就业的心理困惑。希望同学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运用讲座学到的知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一步一步踏实地践行自己的人生计划。
参会学生感想
大学生面临各种学业、求职压力,心理健康状态应当受到重视。这次的讲座王老师主要介绍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症、躁郁症、双相障碍等,并简单介绍我们应如何处理如何应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要适度锻炼、规律休息、心情不适时要与人沟通,以此来预防心理障碍的出现;当出现了心理障碍也不要耻于求医,它不是洪水猛兽,只是心理上的生病,需要药物以及医生的干预来恢复健康。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我应当向同学们宣传相关知识、平时多多观察同学们的心理状态、与她们沟通,避免情况的出现和恶化。
19级工管7班 李敏
王米川老师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我学到精神健康分为四个等级,“纯白”说明人的人格是健康的,自信心强,适应能力强;“浅灰”则说明人因为压力产生了心理冲突,并发展成一般的心理问题,这时需要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工作者用咨询心理学进行干预。更严重的还有“深灰”和“纯黑”,这说明患者需要专业的临床医学治疗。心理问题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其中心理障碍是较轻的精神疾病,由心理医生治疗;精神病则是重性精神疾病,由精神科医生给予治疗。有很多状况都可以表明心理出了问题。如日常生活不能正常进行,对学习工作缺乏热情,过于担心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对待他人冷漠等。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20级6班 陆东紫
上周末有幸参加了学院所组织的心理讲座,让我意识到职场以及职业规划的心理问题也同样“重于泰山”。
此次讲座让我意识到:大学阶段是心理走向成熟的摆渡点,大学生要正视现实,要对社会和自身具有正确认识,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付出正确评价,科学的思考人生,才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从而积极向上,一步一步地向成才目标迈进。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容易集中我们的精力,为实现自身的理想和自己走上成才的道路努力奋斗。心理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重视身心健康,更要维护和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的心理调适能力,为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都要保持情绪正常,认知合理,正确把握自己,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和主动与人沟通。
20级学硕班 徐占伟
我于2017年本科毕业,工作三年后重返校园更是对一可老师的指导深以为然。而现在的焦虑和压力也多来自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就业压力,主动疏导、积极准备是重要的应对之策。通过老师的指导以及个人的经历,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自我驱动,明确目标。不管是考研、读博、考公,还是工作,根据自己的规划定好目标。
二、珍惜应届生身份。第一,校招或某些考试只招应届生;第二,应届生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如人才引进、落户等配套政策;第三,国内一些公认的待遇福利好的单位,更是全程为应届生开路灯。因此,一定要好好利用应届生身份而不是择业期内的身份。
三、现在开始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关于如何准备,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硬实力外,持续关注就业信息及活动,如一可老师所说的北外就业创业、考公等各准备渠道,在机会来的时候,及时抓住。
2020级工商管理专硕李祥永
本次心理讲座中,李老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我们每个人都讲述了自己的职业爱好与期待的发展方向,大家在交流后发现,只有遵从自身的内心驱动力,才能对未来作出一个健康合理的规划。此外,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国际商学院去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并进一步向我们说明:在校期间,要树立培养能力的理念,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硬实力。只有厚积薄发,一步一个脚印,将宏观庞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的小选择,才能最终接近我们的理想目标。
19级工管十班心理委员马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