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2024研究生全球胜任力教育发展论坛在北外举行

发布日期:2024-05-20

点击量:

5月1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的2024研究生全球胜任力教育发展论坛在北外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贾文键主持开幕式。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周莉、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分别做开幕式致辞。

本次论坛包括主论坛和三个平行分论坛。其中,平行分论坛三以“多维融合与科学素养提升”为主题,探讨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该分论坛由全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召集,我院协助承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郑玮担任该分论坛的主持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在题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挑战与机遇——基于多维融合素养的提升”的报告中指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面临国际属性、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其次,他认为全球胜任力培养需要注入新时代的新内容,从价值观到办学理念应落实到更加具体的层面,并提出了全球胜任力的中国视角。最后,他提出了确立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规范、将数字能力或科技素养纳入人才培养必备能力等建议。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武常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下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主题发表了演讲。他首先探讨了国际商务学科的兴起。接着,他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新兴市场经济的崛起,以及这些国家企业的发展,国际商务管理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他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国际商务研究的新视角。因此,我们应当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体系。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商务、财务、法务和政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最后,他指出中国国际商务管理学者的使命包括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服务,同时也要着眼于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展开国际商务学科建设。

西交利物浦大学助理副校长、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西浦国际商学院教授Adam R. Cross就“通过创新技术塑造未来人才及全球胜任力培养——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实践与探索”主题发表了演讲。他首先介绍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历史、背景、愿景和使命。接着,他详细介绍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采取的人才培养做法,如建立AI平台和超级计算平台等。最后,他介绍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将AI技术内置于课程体系中,以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广泛素养。

辽宁大学教授崔日明就“国际商务人才胜任力提升的重要路径——案例开发与案例研究”主题发表了演讲。他首先从学生、教学、企业合作和学科建设角度提出了案例研究的必要性。接着,他介绍了国际商务专业案例的价值和分类,强调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具体性和启发性。他讲解了研究案例和教学案例,以及案例研究和理论学习之间的区别。最后,他详细介绍了案例开发过程,包括确定目的、寻找素材、筛选整合和案例撰写等步骤。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王珏以“新思政、新体系、新财经,MIB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首先介绍了1991年到2001年期间新发展阶段国际商务研究的新变化。接着,他提出了新发展阶段MIB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后,他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探索,包括“立体协同”新思政、“内联外审”新体系和“交叉融合”新财经。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采取了修订培养方案以及采用新技术提升教学管理效率等措施。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考试部中国考试发展总监余菁维以“促进国际教育培养全球素养——英语语言测试的重要意义”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介绍了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历史和现状。他强调其为高等院校与学生提供学业到就业测评与服务组合体系,包括普思考试、雅思考试等,并与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开展科研课题。另外,他重点介绍了雅思考试,在35年的运营中,该考试不仅检测英语水平,也为国内求学与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包安裕以“数智赋能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武汉大学的探索和实践”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首先指出数智人才在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性。其次,他介绍了数智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强调数智人才培养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随后,他分享了武汉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包括加强数智相关学位点建设、学科交叉共建数智创新平台、发布数智教育白皮书以及建立共享融通的课程体系等举措。接着,他介绍了数智赋能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如商业数据分析硕士项目。最后,他探讨了数据科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探索,包括培养目标、课程整合以及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实践。

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商学院教授刘成昆以“澳门高等教育发展中研究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模式探究”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首先介绍了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以及澳门高等教育自回归以来的发展情况,包括澳门高等院校的生源人数、结构和师资队伍等情况。他指出,澳门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征。其次,他重点介绍了澳门高等教育发展中关于全球胜任力的能力培养,包括多元化的学科设置以及提供实践和交流机会。然而,他也指出了在澳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教育资源分配和更新等问题。最后,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积极参与“一国两制”新实践、优化课程结构等,以进一步提升澳门高校研究生的全球胜任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王漫嵩(中国)以“经贸先锋,五洲远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如何培养我们的全球胜任力”为题进行了演讲。她分享了在对外经贸大学的学习经历,包括学校提供的法国交换学习机会以及本科期间参与的国际文化节等学生活动。她探讨了自己对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的理解以及课程培养等方面。她表示,学校的学习氛围和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增强批判性思考能力,并寻求创新解决方案。最后,她对对外经贸大学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表示了感激之情。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Shreeya Naik(印度)以“全球胜任力培养: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成长之旅”为题发表了演讲。她回顾了自己在北外的学习经历,包括学校的多元文化氛围和全球胜任力教育模式以及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体验。她强调了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自己在语言学习、学术和跨文化交流方面的成长与感悟。她还感谢学校为她提供的支持,帮助她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最后,她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为构建更加包容和互联互通的世界做出贡献。

 

价值观(Value):多样性 · 可持续性 · 全球视野 · 持续改进

本科教学/招生 88816844

研究生教学/硕博招生 88818121

国际办(国际交流) 88817751

学生事务(辅导员) 88816499

MBA中心 88818052

出国留学招生 88818769/8850/8197

来华留学招生 88816563/6763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北外 (西校区) 国内大厦2号楼

邮编:100089   Email:ibs@bfsu.edu.cn

愿景(Vision)通过共享全球商业实践与科技进步,为未来商业人才提供成长平台,建设一所连接中国和世界商业文明的全球化商学院

使命(Mission)融合多元文化、激发持续创新,培养具有开放视野、社会责任和全球胜任力的未来商业精英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京ICP备 05066830-15